2月16日下午,惠济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区委书记李新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滕飞,区长李伟光,区政协主席秦洪源和大会主席团成员以及部分列席会议的县级领导在主席台就座。滕飞主持会议。
大会应到代表202名,实到代表187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选举李国俊、林晓敏为惠济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任树伟、李政、张飞、崔毅峰为惠济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表决通过了关于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六项决议。大会对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满意度表决,代表们对10项民生实事实施情况的满意率均在97%以上。大会票决产生了2025年度10项民生实事项目。在热烈的掌声中,新当选的六名同志与代表见面。
李新军指出,过去一年,我们在翘首企盼中,迎来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系统擘画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过去一年,也是惠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围绕“三个片区”和“一园一港”建设目标,以奋斗精神应变局,以担当作为开新局,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好中向新”的良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惠济实践稳步推进,惠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李新军表示,一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重要定位,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扬民主,依法行使职权,聚焦“国之大者”“区之大计”“民之关切”,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了人大智慧、凝聚了人大力量、彰显了人大作为。
李新军强调,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惠济区大有作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希望区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充分展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作为,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惠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要保持定力,旗帜鲜明讲政治。人大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要实干担当,履职尽责促发展。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全区上下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锚定“四高四争先”总体要求和“挑大梁、走在前”目标要求,争当践行“三标”表率,以郑大“中部728创新港”、河南理工大学郑州校区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古荥片区、大运河片区、花园口片区和“一园一港”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三要心系百姓,全心全意惠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坚定不移建良言、聚民意、惠民生。围绕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把更多社会关注、百姓期盼的民生问题纳入人大重要议事日程。四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谱新篇。实现各项既定目标,需要全区上下携手同心、并肩奋战,保持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
滕飞表示,区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李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工作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不断开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积极作为的意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三大片区”“一园一港”建设的根基,加快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务实重干,敢为人先,用拼搏指数、实干指数换取惠济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精准监督与全力支持落实到行动上。以更高站位、更高水平发挥好人大优势,围绕区委决策部署、政府重点工作、群众殷切期盼,在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恪尽职守,勤勉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实干为民的切入口。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多察民生之情,多听民声之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上建言献策,担当作为,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获得感”触手可及,“安全感”常伴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