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人大视察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0-28 09:13:43 

10月25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滕飞,副主任张士先、华新定、袁加军、牛鸿飞带领全体组成人员视察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区政府副区长李晓锋陪同视察。

视察组一行实地察看天河科创园、郑州市第三十八高级中学、聚丰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查看资料,全面了解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座谈会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李晓锋副区长关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工作报告后,围绕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纷纷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张士先副主任、朱文丽、弓继军、弓育红、陈百胜委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建议:珍惜每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主动对接签约项目负责人,通过探索“熟地”出让、开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等积极务实举措,帮助破解落地制约因素,促使签约项目尽快转化为落地项目。要巩固招商引资成果,成立项目落地专班,从证照办理、土地供应等给予重点关注,从开始谈到建设到建成,全过程全链条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无论是已有企业市场还是新建产业园,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均要主动参与、指导帮助,达到营商环境惠企惠民、充盈财力的效果。要坚持正风肃纪,坚决杜绝找麻烦谋私利的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华新定副主任,卢超、白占芳、王建、田悦、谢超、孙海峰委员围绕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建议:靠前对接政策,抓好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拿出作战图,明确责任人,细化任务量,确保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人去对接、有人抓落实。重点项目推进要同时与雨污水管网、道路以及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步考虑、同步推进。如郑州市三十八高中项目,区教育局、属地镇办要做好出行道路建设、排污管道入网、教师教学生活等服务保障,全力保证其建成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核心学校,保持品牌优势、打造教育品牌,并积极争取增加惠济区分配生指标,切实惠及辖区群众。袁加军副主任,孙正伟、李海亮、王西炳、杜智辉委员围绕促进本土企业发展方面建议:加大对现有企业的走访,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梳理本地企业转型需求,促进其升级生产线、开展技术研发,支持其做大做强。对天河科创园、聚丰农产品供应链等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将园区周边企业打包形成集聚效应,吸引优质企业早签约,实现园区项目一建成、企业就入住,尽力压缩时间成本,尽早实现投产运营。牛鸿飞副主任、丁红献、付广喜、贾兴起委员围绕强化招商引资方面建议:要抢抓中央发售超长期国债的机遇,平衡好资金使用方向,将有限的、宝贵的财力投放到重要的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针对大运河智谷片区、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和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大片区”产业项目还比较少的现状,建议务必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忌为争引企业不顾产业园区发展定位降低招商标准,要坚守招商引资定位,多研究、多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等国家政策,并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重点招引产业项目、有影响力的链主企业项目,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在招商引资、保障落地、推动投产、服务运营等方面奖励一批人,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滕飞主任就进一步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强调:要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今年以来,重点项目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聚丰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园、三全和思念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郑州颐高机电智造产业园、大河四季食品展览暨智慧分拨中心等7个项目缴纳摘地保障金,即将挂网供地。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全区新签约项目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实现不同程度提高。同时,要正确认识到项目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和短板问题,打起十二分精神,千方百计解决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及时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全力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对接政策,抢抓机遇。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要把产业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树立“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的目标导向,把中央的重大政策作为谋划项目的主题主线,吃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要求,抢抓国家引导资金、技术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机遇,高频次、常态化抓招商,树立“亲商护商”共识,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当好企业“服务员”,从规划、审批、征地、竣工验收等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从招商、建设、投产、经营等全过程做好衔接推进,不断提升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坚持不懈促进度、促投资,持续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尽早投产达效。要压实责任,协同作战。全区上下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协作,注重配合,齐抓共管,团结协作,坚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跟踪服务有力有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好项目施工过程中水、电、气、暖等生产生活要素供给,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解决后顾之忧,形成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对本土企业要加强支持力度,激发活力、壮大规模、提升能级,培养涵养优质税源,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稳固向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局、住建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工信和商务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卫健委、城市更新中心、自然资源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天河公司行政正职;各镇(街道)行政正职列席视察座谈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