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生家长建的有专门的读书群,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读书心得。”蔡伟莉的孩子在香山小学读四年级,读书已经成为他们家的传统。“家里一直都有‘家庭读书会’的习惯,每周末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讨论喜欢的书籍,孩子们可积极了。”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以“书香郑州”“书香惠济”建设为引领,以“书香校园”创建为载体,通过营造读书氛围、健全长效机制、创新读书行动、搭建协作桥梁,引领师生、家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先后新建、改扩建学校图书馆22个,新增阅览室面积1万余平方米,校内藏书近200万册;校外建立1个图书馆、8个分馆,4个自助图书馆,10个城市书房,53个农家书屋,38个职工书屋。校内外联动,最大程度满足师生阅读需求。郑州四中实验学校打造1000平方米的阅读中心,红色经典、校史文化等六大区域,4万册图书一览无余;郑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充分利用生活空间,打造多维阅读空间,实现了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的愿景;迎宾路小学近600平方米的走廊书吧合理分区,与大门两侧的阅读橱窗及教学区的汉字宣传和经典书籍展示过厅相映成趣,让阅读承载文化。
惠济区各学校积极开展诗词争霸赛、古诗掌中宝、古文60篇、古诗操、读写绘等多彩活动。香山小学以传统24节气活动为主线,融合168首物候、农耕、民风、美食诗词汇编出版《四季诗词之旅》,成为每位学生六年的文化积累;英才街小学将诗词朗诵、讲解、书画融为一体开设“墨韵四季·诗满英才”系列诗词活动;长兴路实验小学每学年开展诗词争霸赛,10分钟的古诗背诵、诗意解析、飞花令等角逐激烈;古荥镇实验小学的“古诗掌中宝”带领一二年级学生完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的积累;青寨小学每位学生毕业时都能背诵60篇文言文……在走进经典的过程中,师生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花园口小学开展“黄河文化”系列活动,形成读研讲的校本阅读特色;区实验小学基于古代诗词歌赋、体艺生活打造六年一贯的“文化特别月”活动,带领学生将唐宋元明清等古代文化与学科活动相融合,打造全阅读文化活动;纪元校区以“人物传记”为线索,开展师生共同参与,融合文学、美食、绘画元素的跨学科阅读,提高师生推理思辨能力。
惠济区学校引领家长打造家庭书房,参加“书香家庭”“阅读推广人”评选,组织家庭阅读讲座,召开家庭读书报告会,创办家庭小报;同时发掘社会资源,举办作家见面会、场馆阅读分享、社区公益讲座等活动,用阅读架起家、校、社共育的桥梁。香山小学带领家长一年阅读十八本书,近400万字,汇编10余本心得文集,家长在阅读中习得亲子交往、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惠济区的阅读工作获得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位校长受邀参加教育论坛活动。近年来,惠济区先后被认定“河南省书香班级”3个,“郑州市书香校园”14所;经典诵读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8个、市级奖项24个,全区书香氛围日渐浓厚。下一步,惠济区将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让书香在阅读的土壤中生根,让梦想在知识的熏陶中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