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健康发展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01 09:12:00 

2025年以来,惠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政治统领、夯基固本、融合赋能、严管厚爱”为路径,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健康惠济建设的强大动能,为群众健康“护航”、为民生福祉“加码”。

一、锚定“一条主线”,立稳党建引领“定盘星”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通过“学、责、导”三向发力,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思想。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员大会集中学、党员个人自主学“三维联动”机制,2025年以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三会一课”150余次、专题研讨30余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强担当。党组扛牢党建主体责任,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以上率下、机关带系统、党建促业务”的责任传导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三是强化舆论引导强共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通过健康大讲堂69场次、“三减三健”宣传活动68场次、编发《健康惠济行动专刊》25期,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治理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二、聚焦“两个结合”,擦亮为民服务“金招牌”

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党建与民生同向发力,以“党建红”引领“医护白”,打造“党建领航·医心为民”特色品牌,切实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一是便民服务“暖民心”。打造线下“一站式服务中心”,集成导诊、医保办理、病历复印等15项服务,患者平均办事时间压缩60%,投诉率同比降低35个百分点;创新“豫健护理到家”线上服务,累计接单73人次;开展日间手术115台次、家庭病床服务27张次;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清退777人次、金额8万元,让群众就医更省心、更暖心。二是互认改革“增民利”。以区人民医院为试点,依托省互认共享平台,实现230项省内“线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并在全区21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线下互认,线上累计互认3.6万余条、减免费用66.9万元,线下互认916条、减免8万元,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三是作风整治“顺民意”。聚焦殡葬领域、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紧盯关键岗位、关键环节,通过自查自纠、督导检查等方式,深挖医保基金违规使用问题161条,推动整改问题11个,追责问责6人,移送问题线索4个,清缴追回资金100余万元,全面净化行业风气,打造群众满意的“健康卫士”队伍。

三、推进“三个加强”,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以“强基、提质、联动”为抓手,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医疗资源合作,为健康惠济建设注入新动能。一是强基础,建强组织堡垒。圆满完成各党支部换届选举,成立区人民医院妇儿中心党支部,全面推进“支部建在科室上”,完善“双培养”“双带头人”机制,推动党建与医疗业务同频共振,让党旗在医疗一线高高飘扬。二是强治理,化解民生难题。制定《聚焦防范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行动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开展久拖不决医患纠纷专项整治,成功解决“出生医学证明”等群众投诉82件;专项督导医疗机构452家次,下发整改告知书380余份,开展行风教育9场、警示教育11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3场,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三是强合作,优化资源供给。以“引进来”“沉下去”为路径,深化与河南省胸科医院、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合作,累计开展帮扶手术1535台、门诊265人次、查房2366人次、技术指导260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家门口”享受多元化医疗服务。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区卫健委党组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激活党建“红色引擎”,在医疗服务提质、公共卫生强化、医药改革攻坚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健康惠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