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融入惠济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惠济区税务局党委以“惠衷共济”党建品牌为引领,统筹推进政治建设、纳税服务、执法监管协同发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税收治理效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税务动能。
一、筑牢政治引领根基,以党建品牌凝聚发展合力
聚焦政治机关根本属性,构建“思想铸魂、组织强基、联建赋能”三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固根本。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主题”、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第一任务”制度,2025年开展集中理论研讨4场、红色教育实地观摩2次,组织“青·上讲台”演讲比赛2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税务系统入脑入心,累计覆盖干部职工800余人次。二是打造特色支部矩阵促提升。推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X工作法,培育形成一分局“惠税·惠民”服务品牌(聚焦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江山路分局“江山入化”管理品牌(突出税收管理精细化、法制化、科技化)、花园口分局“红色基因·黄河精神”文化品牌(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实现“支部有亮点、党委有特色”的党建业务双优格局。三是深化非公党建联建提质效。与辖区22个非公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创新开展“双争五送”活动(争政策落实先锋、争服务优化标兵,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建议、送信心)150余次,为非公企业量身定制税收服务套餐,累计解决涉税费难题78个,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创新智慧税务服务,以精准赋能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构建“便捷办税、政策落实、诉求响应”全链条服务机制。一是智慧办税体系提效增速。深化“六项行动”,落实“六个一”创新工程,打造“智能应答+全程互动+问办合一”征纳互动新模式,建成3个智慧微厅,构建“十分钟办税圈”,实现90%以上涉税事项线上办理,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缩短至8分钟,较传统模式提效60%。二是政策精准落实滴灌施策。开展云税直播28场,针对超采区地下水实施阶梯税额标准、污水处理再生水免税等差异化政策,引导资源循环利用,同时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制作各种优惠政策大礼包,提升宣传的全面性和精准度,惠及企业千余户。 三是诉求闭环响应纾困解难。开展“万人助万企”“税务体验师”走流程活动,建立“收集—研判—解决—反馈”闭环机制,累计解决企业诉求46个;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将简易处罚权限下放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办事时间成本节约2/3,满意度提升至98.6%。
三、构建协同治理格局,以规范执法扛稳发展责任
秉持“刚柔并济”理念,打造“精准执法、协同共治、队伍赋能”现代化税收治理体系。一是规范执法监管优化环境。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开展纳税人回访260余次,通过“走听访察”评估执法廉洁情况;推行约谈警示、暂缓强制执行、轻违免罚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累计化解执法矛盾126起,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34个,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二是部门协同共治提升质效。加强与财政等部门协作,建立税费数据共享、疑点核查、风险应对联动机制,推进税源网格化管理;创新探索物业管理、加油站、大型市场税收管理新模式,其中物业管理行业税收监管模型在全市推广应用,实现科学健康发展。三是干部队伍建设积蓄动能。实施“每月一训”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内容涵盖执法规范、纳税服务、廉政建设等领域,2025年累计开展14期,覆盖干部职工千余人次;优化选人用人机制,近年4人入选全省税务系统青年才俊,11人获省市区业务标兵称号;打造税收宣讲、枫桥式争议解决等六大创新品牌,区局蝉联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多个集体获省市级荣誉。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惠济区税务局党委将始终以“惠衷共济”品牌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与税收业务融合,以更实举措筑牢政治根基、提升服务质效、规范执法监管,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助力现代化惠济建设贡献更强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