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惠济区4546名网格员着力为民解忧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2-24 15:04:29 

聚力解决推动经济发展的急事,做好安全稳定的要事,抓细民生保障的实事,在郑州,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的生动实践处处可见。

2023年4月初,郑州市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组建(下称惠济区城运中心),持续深耕平安建设与网格化融合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责在“格”中明、数在“格”中用。惠济区城运中心组建近两年来,该区的网格化基层建设、治理情况如何?近日,记者深入郑州市惠济区街道办事处和区两级城运中心探访。

剪除“出墙”蔷薇

2月18日,在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说起辖区网格员们的日常故事,迎宾社区书记张俪凡信手拈来。

她拿出手机,展示了几张照片。

“这个是去年9月,我们的微网格长走访时发现的问题。”张俪凡说,当时,辖区一微网格长在巡查发现,大河龙城四期北侧沿线绿化带的蔷薇枝伸到人行道上一米多宽,占压一半人行道,上面有尖刺,市民经过时很容易被刺刮伤。发现问题后,微网格长直接将此事报至网格平台,作业人员立即现场核实并制定了整改方案,随即开始行动。仅用一天时间,此处突出到人行道上的蔷薇全被修剪掉,排除了人行道安全隐患,“这蔷薇花好看,但也不能扎人。”

百岁老人的“专属服务”

张俪凡说,在迎宾社区,有一位百岁老人李老太,她和70多岁的女儿相依为命。2024年9月,李老太下楼时摔了一跤,不得不卧床休养,由她70多岁的女儿照料。

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大,那一个多月,每天上午,微网格长任宁奇都会准时前往李老家中,微笑问候:“李奶奶,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小任不仅关心李老的身体状况,还会细心询问她们的生活需求,如,会帮老人买米面等生活物资。除了生活上的帮助,小任还会陪李老聊家常,帮老人解闷。

对于辖区这位百岁老人家的“特别关爱”,小任之前已坚持一年,那时总会定期上门帮助照顾老人,直到后来,老人在社区帮助下住进老年公寓。

20人的“护航队”

迎宾路街道林语溪岸社区书记宋雅青说,辖区学校门口的游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令人头疼。

“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网格员经过现场观察,研究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交通护航队,成员都是我们的网格员。”宋雅青说,护航队实地排查后,建了微信群、排了值班表。每天孩子上下学前10分钟,护航队都会安排2名队员穿上执勤马甲、戴上袖箍,提前到学校旁边车流量最密集的十字路口执勤,帮忙疏导交通,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有一次放学时,大雨磅礴,护航队及时通知全体队员到校门口参加执勤工作。有些孩子没带伞,队员们把伞举到孩子头顶,将孩子们一个个护送到马路对面。那次,大雨淋湿了他们的全身,直到夜幕降临,他们还继续坚守在校园门口,确保每位学生安全离校。

“护航队的责任心,深受附近居民和家长们的认可。有了他们,辖区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家长们为感谢护航队的付出,还专门赠送了一面锦旗。”宋雅青说。

街道办的智能“中枢”,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

“刘寨!”

“收到。”

“古荥!”

“收到。”

“迎宾!”

“收到!”

  ……

2月18日上午,记者在迎宾路街道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看到,值班人员朱广鹏正盯着电子屏,接受点名。

“刚才是区城运中心对辖区各镇办进行视频调度,督促各镇办及时处置平台上的事件。”视频调度结束后,朱广鹏告诉记者。

在该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有“值班员”和“值班长”办公席位,对面是一块大屏,上面显示“智慧迎宾 一屏统览”。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相当于办事处业务范围的“中枢大脑”,上连区一级的网格化治理平台,下接最末梢的微网格信息反馈,为网格化基层治理提供了强力支撑。

该负责人介绍,郑州的网格这样划分,乡镇(街道)是一级网格,村(社区)系二级网格,小区(楼院)是三级网格。在此基础上,郑州还提出了一个“两小时服务半径‌”,那就是按照“50~70户”的标准,又设置了微网格。也就是说,微网格员能在2小时内触达格内群众,这种细分有助于更高效地服务居民,更近地帮助居民解决具体问题‌。目前,迎宾路办事处的微网格长队伍有523人。

“这些微网格长基本上都是楼院热心居民、党员、社区志愿者等,他们在网格化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负责人介绍,平时,辖区群众可通过小区楼院张贴的二维码扫码反映问题,这些问题可直接到达微网格长的手机上。

在惠济区,迎宾路办事处在网格化治理工作中属于典型。

该街道办党工委书记侯磊表示,2024年,迎宾路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关键环节,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推动城管、应急、综治、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实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该街道办的智能派单率从2024年1至3月份的72%已提升到现在的99%,平台流转事件办结率达99.94%,上报人满意率达99.81%。

为进一步规范城运系统值班值守,发挥指挥中枢作用,该街道整合党政办和城运系统值班人员,实现场所合一、人员合一,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

群众身边事儿,处置流程细致周全

惠济区城运中心位于新城路上的惠济区政务服务大厅三楼。

进入该中心,记者看到,200余平方米的大厅、偌大的电子屏,彰显了智慧城市的风采。

在该中心大厅,记者看到,像视频轮巡、12345热线、指挥调度、事件运转等关于网格化治理的一系列环节,都设有专门坐席并有专人值守。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一工作人员正打开电脑,查看平台上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置进度。

在这一“惠济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上,记者看到了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如路灯不亮、道路不洁、占道经营等等,群众反映的每一个“事件”,都对应有详细的“事件编号“、“事件描述”(附有具体位置)、“事件分类”、“上报时间”、“处置预警”、“所属网格”、“当前节点”(哪个部门在处理当中)、“处置时限”、“结案时间”等信息。这些“事件”在处理当中(流转环节),具体办理部门、办理人、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可在平台上随时点击查询、处理。

除此之外,记者还特别注意到,每个事件信息栏中,还有一项是“纪检监察监督”。

在该平台,记者看到,其中一个事件是关于惠济区“开元路与西三环延长线交叉口西约40米路南有路灯井盖缺失”的,上报时间是2025年2月18日,“事件来源”显示是“数字城管”,该事件处置流程显示已走完“上报”、“受理”和“立案”环节,目前正“派单”。

“我们区的这个平台,是依托郑州市网格化治理平台,对群众反映事件进行流转。”该中心副主任陈建华告诉记者,为推动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区里是2022年成立的专班,2023年,区级部门成立后,全区8个镇办的运行中心也相应成立,依托各级网格为民服务。目前,该区共设有8个一级网格、104个二级网格、685个三级网格、125个专属网格、2009个微网格,网格队伍总人数4546人。

“群众日常反映的事件,会通过定位自动派给三级网格,三级网格能解决的会直接解决,无法解决的,会流转到一级网格。超出一级网格职权范围的,会上报到区级平台。区平台再进行协调、派转。”陈建华说,目前,区平台整合了数字城管、12345热线、110非警务事件等,多平台融合交互,可以更高效快捷为民服务。

据了解,2024年度,该区网格化平台共办结各类事件28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

率先实现多平台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网格治理工作提升

2024年5月,惠济区为加强党建引领作用,结合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中共惠济区委智慧城市运行办公室(下称区委智慧办),将区城运中心设为区委智慧办的二级机构,共同负责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

惠济区委智慧办常务副主任陈永军表示,近年来,惠济区紧紧锚定市委提出的“平安、幸福、创新、智慧”治理目标,持续深耕平安建设与网格化融合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平台与数字城管平台、12345热线、智慧信访深度融合。区委智慧办还积极推进“风险智库”创新赋能网格化治理工作,总结西山社区“六元共治”治理模式并在全区推广。

“去年11月14日,市委主要领导对风险智库和六元共治治理模式进行了调研,并给予肯定。”陈永军说。

区委智慧办会同区纪委监委成立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监督工作专班,将纪委监委监督嵌入网格化治理工作,建立问题反映双向移送工作机制,推动解决工作效率不高、推诿扯皮、形式主义等问题,以监督体系完善推动民情诉求快速发现、快速处置。

陈永军表示,2025年,惠济区会持续深化各类工作与网格化平台的有机融合,持续抓好网格队伍建设工作,做好常态化业务培训,加强激励关怀,鼓励其更好履职等,让网格化治理工作有更大提升。惠济区将充分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网格聚集,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幸福在网格升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