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真抓实干促经济
来源:本站  时间:2024-02-27 17:09:46 

区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区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三标”引领,聚焦“六城”打造,全力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为建设“产业兴盛、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新惠济作出新的贡献。

一、创新赋能,全力以赴抓产业转型升级

树牢产业集群发展思维,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一是充分发挥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持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大运河智谷片区建设实现更多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围绕全省打造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重点发展以预制菜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产业,尽快编制《惠济区中国现代食品产业创新示范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高标准建设“一园一港”提供指引。三是加大政策宣传讲解力度,积极指导辖区企业申报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扩充全区科技创新平台主体资源。四是加强服务业运行监测分析,充分发挥大象出版社、悉诺、省规划院、合众汽车租赁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培育力度,对临规企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建立培育库,鼓励做大做强做优。力争2024年,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5%,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

二、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项目提质增效

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理念,以更宽视野谋发展、更大力度抓落地。一是以项目谋划储备为引领,做大经济基本盘。紧盯上级政策导向和投资靶向,立足黄河国家战略,围绕“三项重点工程”,聚焦大运河智谷片区、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大片区”规划建设,着眼基础设施、安置房等重点领域,持续做好项目分析论证和策划包装,协同有关区直单位和镇(街道)尽快完善项目前置审批要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发展盘子和资金袋子,不断为我区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以项目攻坚推进为重点,夯实投资硬支撑。落实好《郑州市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机制》《惠济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四项机制》,细化分解全区重点项目月度计划台账,会同区政府督查室、区统计局定期对全区在建项目进行实地督导,督促项目单位及时完善投资凭证,确保投资数据应报尽报,同步做好新开工项目入库工作,指导项目单位尽快完善项目备案、施工合同等入库要件,争取早日入库纳统、上报投资,全力推进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三是以项目评估考核为核心,交出发展高分卷。紧盯“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三率”转化,加强项目运行监测和协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组织好“三个一批”活动评价,推动形成项目压茬推进、接续实施的良好局面,确保我区“三个一批”综合实效排名始终位居全市第一梯队。同时,突出省市重点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加强服务保障、要素保障,力争4月底前新开工项目联审联批事项全部办结,6月底前全部开工。

    三、务实作为,全力以赴抓营商环境优化

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意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综合运用各项政策和手段,紧盯短板、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会同全区各单位统筹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参照《郑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讨论稿)》、《郑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方案》(讨论稿)、《2024年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区实际草拟《惠济区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惠济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方案》(讨论稿)、《2024年惠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并进行意见建议征求,下一步待市级要点正式印发后,结合市级要点内容进行再次修改、征求区级各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并出台正式稿。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依据《惠济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方案》(讨论稿),健全六大机制——过程调度机制、专班推进机制、问题查找机制。督促督导机制、奖惩通报机制、投诉处理机制。切实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三是引入智库外脑。根据《郑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引入专业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和营商环境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摸底调研、明查暗访、培训指导等服务,撬动营商环境大变革、促进服务大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发展改革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