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的小河浑浊又难闻,现在臭水沟变清水流,来玩的人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宋大爷笑开了花。
从“无人问津”到“点石成景”,如今的惠济区大河路街道保和寨村,绿树成荫,阡陌相连,“打开家门就是景”。这焕然一新的村景村貌是大河路街道践行党建引领、生态立村“双桨并行”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大河路街道将“生态宜居星”创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制定“逐星施策”工作法,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因“村”制宜,共绘生态富民新画卷。
大河路街道保合寨村毗邻黄河大堤南岸,一到春夏树木殷殷,鸟鸣婉转。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不断深入,保合寨村一跃成为乡村建设的“明星板块”。
为全速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争创“生态宜居星”,保合寨村成立“摘星”工作专班,建立专人分包责任制,按照资源要素,科学划分“治理田”;制定“五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治理方案,明标准、定节点、树标杆,将网格化治理与争创摘星有机结合,突出“党建引领+网格作战”,构建“点上有示范、线上成风景、面上换新颜”的乡村宜居宜业新格局。
“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水泥路面平坦,房前屋后整洁,家家门口都有花草。”走进保和寨村,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村民正围坐避暑纳凉,谈及保合寨村如今的好环境,村民们赞不绝口。
随着“生态宜居星”争创的不断深入,为让村民住得安心、住得舒心,保合寨村依托“1+6+N”党员联系户制度,凝聚党群互动齐上阵的强大合力,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加大投入对20条道路进行硬化修复,完成绿化面积300余亩;实施农村户厕提升,完成30处旱厕集中拆除,卫生户厕占比达到85%以上;集中开展“六清六治”专项行动,出动700余人,清理“脏乱差”180余处,清运垃圾550立方米,拆除违建、清理杂物9000平方米。
乡村美、产业兴,在大河路街道保合寨村,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促,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据了解,当前保合寨村正有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依托沿黄林带,打造闲趣林间游品牌项目,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破坏林带生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以乡村整体运营“一子落”,盘活优势资源、植入多元业态,实现生态宜居“满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