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毒不隔离爱,郑州惠济区的“逆行人”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3-01 10:28


坚守阵地:卡口24小时在线

2月2日凌晨3点58分,郑州市惠济古荥市场疫情防控卡口,4辆私家车自东向西缓缓停下,12人打开车门走下来。

“同志,您好,有什么事吗?”卡口值守人员忙上前问道。

“我们是这个市场的商户,提前过来,做做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那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联系房东,我们需要确认一下”。测量体温,核对村里开具的证明,登记车牌号和人员信息,向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一系列规定动作完成后,7名来自重庆市云阳县的返郑人员进入自我隔离程序。

战“疫”以来,郑州市惠济区闻令而动,组建快速反应的“作战”指挥系统,成立“四支队伍”,探索实践“三色”动态管理模式,明确卡口防控标准和流程,流动的宣传车、村里的大喇叭循环播放“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测温、扫码、车辆消毒一样都不能少。

守望相助:共谱爱心协奏曲

“我们不是一线医护人员,也做不了很大贡献,但是有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服务,我就觉得挺好的。”说这话的是1991年出生的女孩陈旎,作为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党员志愿者,她现在负责托斯卡纳小区隔离户的日常生活照料。

“其实也就是跑腿给大家服务的。倒倒垃圾,买买东西,检查隔离人员是否私自外出。”她说。

托斯卡纳小区共有25栋楼12000多人,分布着60户居家隔离人员,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郑,数量还在不断增多。

早8点上岗,晚8点交接,从1月30日开始,陈旎没有休息过一天,单就每天固定的检查,一趟下来就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还要检查三趟。

这是一群逆行人。

集中隔离点的“VIP”服务,高速卡口边的“露天拉面餐厅”,志愿红Tony解决“头等大事”,“知心大姐”烙的菜馍,社区接力赠口罩......

他们是了不起的普通人,以最朴素的行动献出爱心。

统筹兼顾: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冷库前,负责大连—郑州运输业务的河南兄弟冷链物流配送公司张先生,正忙着吩咐工人们装卸水产冻品。“春节本是冻品物流的旺季,受疫情影响,各物流公司运输量都压缩了不少,现在复工了,我们要把运量赶上来。”

从2月17日市场复工,老张的运输车往返郑州—大连已是第3趟,新接业务单也排到了下个月。

这样的忙碌场面在市场上已经持续了十余天,这家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海产品、畜禽类产品及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批发交易市场,复工复产的“集结号”,让它重新“活跃”了起来。

工厂的机器动了,市场的物资多了。2月14日,点对点接送返岗员工的三全号专车发车;2月17日,惠济万达广场、美景万科广场恢复营业;2月25日,政府“牵线搭桥”的280吨新鲜蔬菜陆续供向了市场。

统筹兼顾、创新管理、重点防控,郑州市惠济区复工复产的清单里做好了一本“明白账”。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