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郑州的姜某却不仅欠着亲友20万元债务迟迟不还,还跟执行干警玩起了“失踪”,直到其名下房产被法院查封,认识到法院“动了真格”的姜某这才赶忙联系执行干警,要求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还款事项。9月23日,随着姜某将最后一笔14万元转入申请执行人账户内,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得到圆满执结。
原来,2017年8月,姜某以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为由向亲戚林某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借期半年。然而借款到期后,姜某却未能还款,在林某的多次催要下,2018年5月,双方签订了还款协议,约定了还款时间和利息。但随后,姜某仅向林某支付了部分利息,剩余本金及利息迟迟未付。林某多次索要无果后,向惠济法院起诉。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姜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林某借款本息共计244000元并按照月利率2%支付相应期间内的利息。
然而判决生效后,姜某几经催促仍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林某无奈之下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姜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网络查询发现被姜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信息。于是,执行干警多次联系姜某,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然而虽经执行干警反复劝说,被执行人姜某却丝毫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的意向,还跟执行干警玩起了“失踪”,电话不接、短信不回。随后,执行干警依法将被执行人姜某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此后,执行干警几经查找,终于在姜某的老家找到了其名下一套房产并依法对该房产进行了查封。
就在该房产被查封后不久,“消失”的被执行人姜某主动现身法院,表示愿与申请人林某协商还款事宜,请求不要强制执行自己名下的房产。执行法官趁热打铁,组织双方进行了协商,终于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姜某分两次向申请执行人林某还款共计26万余元,林某自愿放弃部分利息。随后,在执行法官的督促下,姜某如约履行了全部执行款,案件得以顺利执结。